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
动态 /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动态>>新闻>>正文
实验室硕、博研究生线上毕业论文答辩圆满结束
2020-05-28 柯双双 

5月23日下午三时,实验室博士研究生余志斌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了博士毕业论文答辩。答辩委员会主席为南京师范大学张辉教授,成员包括上海交通大学杨小虎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李瑞林教授、葛诗利教授及杨静教授。本次答辩总体流程包括:答辩学生对论文主要观点作简要阐述;答辩委员会成员就论文提问、学生回答;答辩委员通过“腾讯投票”匿名填写表决票;最后宣布答辩结果。

 

 

 

通过腾讯会议平台的屏幕共享及实时会议功能,余志斌首先对其博士论文《动态系统理论视角下学生译员口译能力的浮现》作了系统阐述,紧接着答辩委员会专家针对论文的研究问题、实验设计、研究价值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总体上肯定了该研究对于了解口译能力的动态发展过程具有一定价值,实验设计合理、有效,论文完成度较高。与此同时,专家们也提出了几点进一步完善论文的建议:研究需要对口译能力作更清晰的定义,并补充关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原始经典文献。会后,几位答辩组专家表决通过了余志斌的论文答辩。

5月26日下午2:30,实验室的六名研三成员郑洁如、刘舒、杨雨敏、朱文圳、柯双双和文豪通过“腾讯会议”平台进行了线上硕士毕业论文答辩,本次答辩由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赵晨教授(答辩主席)、林洁绚博士、柳恒爽副教授及李颖卉博士担任答辩评委,2018级硕士二年级学生李仁担任答辩秘书,总体答辩流程与上述博士论文答辩流程相同。

几位同学按顺序依次对自己的毕业论文作了十分钟的阐述,几位答辩组专家针对论文的研究问题、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结果讨论、论文写作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点评,结合外审专家的意见,对论文的进一步修改、完善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建议。总的来说,实验室几位成员的研究关注了双语认知与双语加工领域的多个前沿课题,包括汉语句子产出机制、口译优势、语音协同、双语竞争与双语控制等,还运用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技术,如“三层元分析模型”、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技术等,除此之外,论文的实验设计严谨、结果讨论合理、写作规范流畅、完成度高,得到了外审专家及答辩委员会专家的一致好评,展现了“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成员们较高的科研素质和科研能力。他们高质量的毕业论文也为实验室今后的发展注入了信心与活力,相信还在读的研究生后辈们也会以他们为榜样,砥砺前行、再接再厉、再创辉煌。

最后,在专家小组一致同意下,所有成员都顺利通过了论文答辩。答辩主席赵晨教授总结了会议并对几位同学寄予了美好的祝愿,祝福这些优秀的学子今后在各自的发展领域继续发光发热。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