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
成果 / Research
当前位置: 首页>>成果>>论文>>正文
2020:梁利娟和陈宝国IJB(SSCI)论文简介
2020-08-31 梁利娟 

二语熟练度对语义提取时间进程的影响

The Impac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the Time Course of L2 Semantic Access in Bilinguals

作者 | 梁利娟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

陈宝国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简介

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新发表了梁利娟副教授等的研究论文“二语熟练度对语义提取的时间进程和神经基础的影响”(The impac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the time course and neural basis of L2 semantic access in bilinguals)。该文采用“图-词”匹配范式,发现第二语言二语低熟者通达语义的速度较慢,语义表征较差,更加依赖左侧脑岛。本研究结果深化了对二语语义加工机制的认识,为个性化的外语教学提供了可靠的证据。论文的第一作者梁利娟现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教授,通讯作者为北京师范大学陈宝国教授。

 

1. 研究背景

在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一个颇受关注的问题是第二语言习得水平的个体间差异较大,一部分学习者可以达到较高的语言水平,而另一部分学习者即使付出了较大的努力也很难达到理想的水平,所以个体差异因素是考察二语加工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针对双语的加工机制,研究者提出了多种理论模型,包括竞争模型(the Competition Model of Bilingualism1)、修订的层级模型(the 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2)以及发展视角下的双语交互激活模型(the Developmental Bilingual Interactive-Activation Model3)。以上所有理论都把熟练度看作是影响二语加工的重要因素,认为第二语言形-音-义的连结强度受到二语熟练度的影响。随着熟练度水平的提高,三者的连结越强,激活阈值越低,形-音刺激可以有效激活语义表征,促进语义提取。本文在这些理论基础之上,考察了熟练度不同的二语者在通达词义时间进程上的差异,以及与这种差异有关的神经基础

2. 研究设计

实验招募了20名二语高熟者和20名二语低熟者,采用了“图-词”匹配范式,同时考察了二语和母语两种语言条件,以母语作为控制条件。本研究为2(熟练度:高熟者vs.低熟者)╳ 2(图-词匹配度:匹配vs.不匹配)╳ 2(语言:二语vs.母语)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图-词匹配度和语言为被试内因素,熟练度为被试间因素。实验流程(图1)为,首先呈现1000毫秒的注视点,然后呈现图片(600毫秒),接着呈现700毫秒的空屏,然后呈现单词(700毫秒),接着呈现1000毫秒的空屏,最后呈现提示语,要求被试判断图-词是否匹配。采用64导电极帽采集被试的脑电数据,数据处理根据单词的始出现时间进行脑电分段,主要考察300-600毫秒时间窗口下N400成分的潜伏期和波幅,并对这一时间窗口进行溯源分析,揭示脑电成分发生的神经源。


图1. 实验流程图

 

3. 研究发现

二语高熟者和低熟者在“图-词”不匹配条件下都诱发出显著的N400成分,表明他们都觉察到词汇语义与图片信息不符。差异波结果显示(图2),高熟者和低熟者在N400潜伏期上存在显著差异高熟者N400出现的时间较早(快78毫秒左右),而低熟者N400出现的时间较晚,表明低熟者通达语义的速度较慢。此外,高熟者的N400波幅显著大于低熟者,表明他们对词汇语义信息更为敏感,而低熟者对词汇语义信息的敏感性较弱。溯源分析发现(图3),低熟者在左侧脑岛的激活强度显著大于高熟者。以往研究发现,左侧脑岛是对语音知觉和发音控制较为敏感的脑区,左侧脑岛的显著激活说明低熟者在语义提取过程中,更加依赖形-音连结,通过词形激活语音信息,进而通达语义表征,而高熟者可以借助较强的形-义连结,直接通过词形通达语义表征。

在母语词汇语义加工上,二语高熟和低熟者在“图-词”不匹配条件下均诱发出显著的N400。差异波结果显示,高熟和低熟者在N400潜伏期和波幅上没有差异。同样,溯源分析也未发现两组被试在大脑神经源上的差异。这表明二语高熟和低熟者都能够有效地激活母语语义表征,提取语义。

图2. 二语高熟者和低熟者在二语条件下的差异波(不匹配−匹配)和脑地形图

图3. 二语低熟者在左侧脑岛(left insula)的激活强度显著大于高熟者

4. 研究总结

本研究发现了二语熟练度对语义提取的时间进程的影响以及与此相关的神经基础。研究结果为了解二语习得水平的个体间差异提供了可靠的实验证据,拓展了我们对于二语认知加工机制的认识,并对个性化的外语教学有着重要启发。

参考文献

  1. MacWhinney, B. (2005). A unified model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In J. Kroll, & A. De Groot (Eds.), Handbook of bilingualism: Psycholinguistic approaches (pp. 49-68).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 Kroll, J. F., Van Hell, J. G., Tokowicz, N., & Green, D. W. (2010). The revised hierarchical model: A critical review and assessment. Bilingualism: Language and Cognition, 13 (3), 373-381.

  3. Grainger, J., Midgley, K., & Holcomb, P. J. (2010). Re-thinking the bilingual interactive-activation model from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BIA-d). In M. Kail, & M. Hickmann (Eds.), Language acquisition across linguistic and cognitive systems(pp. 267-284). New York: John Benjamins.

原文信息:

Liang, L. & Chen, B. (2020). The impact of language proficiency on the time course and neural basis of L2 semantic access in bilingual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ilingualism, 24 (4), 840-860.

 

关闭窗口
版权所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